根据Fe-Fe3C相图,碳钢在缓慢加热或冷却过程中,在PSK线、GS线和ES线上都要发生组织转变,通常把PSK线称为A1线,GS线称为A3线,ES称为Acm线,而该线上的相变点,相应地用A1点、A3点及Acm点来表示。
A1、A3和Acm都是平衡状态下的相变点。在实际生产中,钢的加热和冷却速度都比较快,故其相变点在加热时要高于平衡相变点,冷却时要低于平衡相变点,且加热和冷却速度越大,其相变点偏离平衡相变点也越多。通常将实际加热时的各相变点温度用Ac1、Ac3和Accm表示,冷却时的各相变点温度用Ar1、Ar3和Arcm表示。注意,实际的相变临界温度不是固定的,一般手册中给出的数据仅供参考。
退火:把钢加热到临界点Ac1以上或以下的一定温度,保温一段时间,随后在炉中或埋入炉中或导热性较差的介质中,使其缓慢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的稳定的组织。
正火:将钢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30-50℃,适当保温后,从炉中取出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至室温。
回火:将淬火后的钢加热到Ac1线以下的某一温度,在该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(2-4小时),然后取出在空气或油中冷却。
淬火:将钢加热到Ac3或Ac1线以上30-50℃,保温一定时间后,在水或油中快速冷却,以获得马氏体组织。
2010-03-09 12:03
本答案得分:6
0